仙桃:回望十年发展 砥砺奋进新征程
回望十年发展 砥砺奋进新征程
——十八大”以来仙桃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和新冠疫情的冲击,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为“十四五”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经济实力不断跃升。仙桃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431.11亿元,到2018年800.8亿元,首次迈上800亿新台阶,再到2021年达到929.9亿元,十年实现总量翻番。
2.人均水平不断增加。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的基础上,仙桃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上新台阶,实现了从36419元到83034元的跨越式增长。按2021年汇率(1美元=6.7元人民币)计算,2021年达12393美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9.6%。
3.财力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在大力推行减税降费的背景下,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依然实现稳定增长,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2021年,仙桃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12亿元,同比增长16.1%,对比2012年增加23.99亿元,十年平均增长12.2%。
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升级转型步伐更坚实
1.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2012-2021年,仙桃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5.5:49.2:35.3调整为12.8:42.7:44.5,其中,第一产业占比下降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大幅上升,提高9.2个百分点。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
2.农业生产基础日益稳固。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04.24亿元,对比2012年增加48.74亿元,十年平均增长7.1%。大力实施沔农精品战略,全力以赴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组合拳”,有力地推进了农产品品牌建设。2021年,全市注册涉农商标860件,“二品一标”认证23个,创建出口备案基地12个。“仙桃香米”俏畅南方市场,仙桃黄鳝掌控上海市场定价话语权,摘得了“中国黄鳝之都”的金字招牌。
3.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发展。2012-2021年仙桃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1%。截至2021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54家,对比2012年增加123家。全市已形成鲜明的“6+1”产业体系,非织造布产业、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及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带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食品产业名城”、“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以及华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成为国内省内重要产业品牌。非织造布产业成为在全球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的称号。
三、需求拉动不断增强,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1.内需市场潜力释放。10年间,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176.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82.02亿元,累计增长2.7倍,年均增长11.8%。电商体系初步形成。以中国邮政、中和农产品大市场等为主体,建立市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260个,年均实现网络销售总额过2亿元。旅游业加快发展,2021年旅游总收入达32.15亿元,较2012年增加19.19亿元。沔阳小镇开街走红,吾悦广场首进仙桃,梦里水乡获批江汉平原首家4A级景区。
2.项目招引量质齐升。10年间,坚持项目为王、项目就是未来,凝心聚力,攻坚突破,切实以项目集聚加速发展裂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2-2021年均增长9.2%,保持较快增长。台资企业聚集。近年来,仙桃始终注重对台招商引资,持之以恒招引台资、服务台商、壮大台企,大力引进健鼎、康舒、旺旺等著名台资企业落户仙桃、扎根仙桃、发展仙桃。全市台资企业达到64家,是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第二大台企台商集聚区,被国台办授予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创新服务示范基地”。仙桃海关、仙桃保税物流中心(B型)、汉江仙桃港、仙桃机场、江汉平原货运铁路、武仙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开放平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运营。
3.对外开放不断深化。10年间,坚持全方位“走出去”和高规格“请进来”,全面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全市开放经济形成非织造布、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集群。非织造布产业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5.92亿美元,对比2012年增加11.37亿美元。2020年,仙桃市经济外向度达到28.3%、居全省第一,跻身中国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行列。开放平台完善。汉江仙桃港、仙桃机场、仙桃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重大开放平台相继建成,以及仙桃海关设立,武仙城际铁路通车运营等,为我市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基础建设持续巩固
1.科技创新取得较大突破。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71家,对比2012年增加13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3.4亿元,对比2012年年均增长15.7%。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经认定的省级研发机构24家,市级创新平台128家,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框架初步形成。围绕企业技术需求,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交流平台,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仙桃市年均转化科技成果20项以上,被科技部列入全国首批52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2.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截至2021年底,仙桃市公路总里程4555公里,对比2012年增加504公里。形成了“五横九纵”的公路主骨架,以及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汉宜高速和随岳高速的高速公路骨架网。仙桃城区至周边乡镇均已通一级公路,乡镇之间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公路,市域干线公路网基本实现城乡半小时通达通畅。
3.邮电业务发展迅速。2021年,仙桃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0.64亿元,比2012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10.6%。2021年,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达106.47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3.33万户。
五、居民生活显著改善,民生福祉全面提升
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21年仙桃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81元,比上年增长8.2%,年均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08元,比上年增长9.5%,年均增长10.7%,分别快于城镇收入、GDP年均增速1.3、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12年的1.90缩小至2021年的1.71。
2.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截至2021年末,仙桃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1.5%。
3.社会保障更加健全。2021年末仙桃市参加养老保险93.1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8.56万人,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参保7.4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63.13万人。全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为4.3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为1.31万人。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2021年末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8个,收养性单位床位数3162张。
回首十年路,砥砺奋进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展望新征程,仙桃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书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