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无障碍阅读|登录|注册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湖北经济影响分析

2014-09-10 15:59 湖北省统计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同属长江经济带的湖北理应未雨绸缪,适时做好各种应对,努力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

  一、上海自贸区的四大创新点与三大效应

  (一)上海自贸区的四大改革创新点

  上海自贸区以上海东部的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以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涵盖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和机场综合保税区等四类海关特殊监管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作为我国政府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将在四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

  一是推进投资的自由化。上海自贸区扩大了投资开放领域,在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六大领域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充分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同时,积极创新投资管理模式。一方面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积极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支持区内各类投资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

  二是推进贸易的便利化。上海自贸区将按照国际自由贸易区通行的“境内关外”政策,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高效管住,区内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同时还将为拓展新型贸易业务提供便利,力争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是推进金融的国际化。自贸区将扩大金融系统的国际化开放程度,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外汇管理方面加快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提高中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效率。

  四是推进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自贸区将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按照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培育更为优质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上海自贸区将带来的三大效应

  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加快转型升级,开放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抢占国际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先行者,未来其示范效应、窗口效应和制度效应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是自由贸易园区的示范效应。当前,我国在自由贸易方面的发展滞后。上海自贸区在海港、空港、物流园区等全方位、多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升级自贸区试验,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让自贸区试点更好地向全国铺开,全面带动我国国际贸易的提档升级。

  二是全球贸易开放的窗口效应。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日渐增多。同时,欧美国家正力图构建国际贸易的新秩序,或将使我国面临“二次入世”的严峻压力。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窗口,一旦取得了成功,并具备了全国复制的可行性,将为我国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启动BIT(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提供实践的基础。同时也将为我国更好的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向国际舞台,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为便捷和有力的平台。

  三是以开放促进改革的制度效应。以更进一步的开放来倒逼更进一步的改革是上海自贸区承载的“国家任务”。从过去30余年的经验来看,对外开放不但提升了国内标准,促进了各领域的改革与国际接轨,而且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规则制定也倒逼了国内体制改革。现在上海自贸区打开了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门,未来在贸易、投资和金融等领域的深度开放,将以贸易的便利化倒逼市场准入限制的改革,以投资的自由化倒逼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以金融的国际化倒逼资本项目开放加速,从而推动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加快到来。

  二、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湖北经济的潜在影响

  (一)湖北面临的三大挑战

  1.思想观念面临更新的挑战

  在前几轮的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湖北由于身处内陆,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均未抢得先机,直接导致与沿海发达地区拉开了距离。上海自贸区建立的终极目标是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湖北能否抓住本轮改革的重要机遇,充分借力上海自贸区的开放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关键。未来湖北如何将思想观念由向资源向人口要“红利”,转变到向开放向制度要“红利”,如何大胆开展先行先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面临重要挑战。

  2.要素资源面临“虹吸”的挑战

  上海自贸区运营后将赋予企业国际化运营、贸易便利化、金融自由化等更大幅度的优惠政策,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对东、中部地区,在企业、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上都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未来,自贸区或将吸引东、中部地区有海外业务的企业在自贸区设立财务中心、运营中心和营销中心等功能性的企业总部,这对湖北省特别是武汉着力发展的区域性总部经济将产生较大压力。湖北省部分的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在竞争中也将处于劣势,甚至可能流向自贸区。此外由于贸易和金融的便利性,自贸区对外资企业、中小企业将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这对于湖北省招商引资和企业成长培养也会产生潜在影响。

  3.区域竞争面临加剧的挑战

  上海自贸区在加快上海向服务型国际城市升级的同时,也将加快上海一般性制造业向外转移的步伐。这一方面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了更多机遇,另一方面也将加剧区域间的竞争。相比湖北省,同属中部的安徽,江西距离上海更近,在借力辐射带动和承接产业转移时将更具地缘优势。未来两省如在借力自贸区促进自身发展上占得先机,湖北省中部领先的地位将面临不小冲击,“建成支点”的战略将受到较大挑战。此外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已经引起其它地区的高度关注,天津、广州、厦门、重庆等地均纷纷准备效仿申请自贸区。未来湖北能否成功申请到新的自贸区落地,必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二)湖北面临的四大机遇

  1.以龙头带龙身,自贸区窗口效应将为湖北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带来重大机遇

  作为内陆省份,经济外向度不高一直是湖北省的一块短板。2012年湖北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仅为10.97,只相当于广东、上海、江苏的14.0%、17.7%和21.6%,居全国第18位;在中部地区,也由前几年居前列退到第5位,被河南、安徽、江西、湖南超越。而此次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或将为湖北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补齐自身短板带来重大机遇。

  湖北和上海同属长江经济带,一个龙头一个龙身,龙头起舞必然带起龙身联动。作为在长江的出海口上崛起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一方面需要长江黄金水道和广大的中下游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湖北正是其中最广阔、也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湖北拥有长江通航里程约占长江全长的38%,居沿岸各省市之首。湖北长江经济带人口占全省的47.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3.4%,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对本省经济贡献上都是安徽、江西、湖南等省份沿江经济带所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的窗口效应又会反过来带动湖北省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一是自贸区贸易的便捷化,将进一步方便湖北省产品的进出口。自贸区建立必将带动长江运力全面提升。未来湖北省若能利用好长江这条天然纽带,进一步探索和扩大与自贸区之间互动合作,充分借力其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湖北省产品的进出口程序将更加便捷,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二是自贸区金融的国际化,将更好的带动湖北省企业“走出去”。2012年湖北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1位;而在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排行榜中,湖北却榜上无名。领先的外包工程却未有效的带动湖北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究其原因,对外经济服务的人才、资金、信息、中介等要素系统不健全是主要瓶颈。未来如湖北省企业能用好这个自贸区平台,企业的境外投资审批程序将大大简化,阻碍企业“走出去”的短板将得到有效弥补。

  2.以错位促发展,自贸区溢出效应将为湖北省产业转型调整带来重大机遇

  上海在加快向服务型国际城市升级的同时,也将抬升本地的商务成本。2012年上海职工平均工资为4692元/月,出让土地均价10915元/平方米,这些都比中部地区要高出很多。基于降低商务成本的考虑,上海制造业和相应的制造生产环节将会向内陆腹地、向长江中上游地区拓展和转移。和长江中上游,特别是与周边省份相比,湖北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具有四大优势。一是产业基础完备,具有较强的产业吸纳和融合能力。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湖北和上海同属长江经济带,加之湖北地理位置得中独厚,交通运输发达便捷,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更具优势。三是人才和科技资源充沛。湖北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在部分领域的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四是合作传统良好。沪鄂两地在经济上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并有过不少成功案例。随着两地在全领域合作的深入推进,未来上海企业落地湖北将更添宾至如归的感觉。

  面对上海自贸区可能带来的溢出效应,湖北省若能立足自身优势,制订合理的错位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加强与自贸区内跨国公司的技术、资本等方面的合作,加大对上海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度,则湖北省推动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再造新优势将迎来新一轮的重要机遇。

  3.以倒逼促改革,自贸区制度红利将为湖北省优化发展环境带来重大机遇

  目前湖北软环境不佳的问题比较突出,发展的综合成本比周边省要高。特别是面对开放型经济的竞争,还有四个方面有待优化。一是服务体系有待优化。湖北省外向型经济机构不完善,懂外语、懂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规则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企业“走出去”缺乏融资渠道、缺乏资金支持。二是制度障碍有待破除。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针对投资者的各项制度重复繁琐。三是功能区探索有待深化。现有的出口加工区发展不快,保税区的引领示范作用也远未发挥。四是政策效应有待发挥。在促进出口方面湖北在中部地区已形成较大的政策落差。

  上海自贸区在试验的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制度,特别是其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金融创新和开放投资领域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将为湖北省在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带来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也将为湖北省在特殊区域开展先行先试提供参考。

  4.以试点带支点,自贸区示范效应将为大武汉重塑辉煌带来重大机遇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未来要我国要“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从现有条件来看,武汉在未来申请新的自贸区试点落户上具有一定优势。一是具有较大的经济规模。2012年武汉市GDP总量突破8000亿元,居中部城市之首。二是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武汉被国务院批复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目前武汉背后一个年生产总值过4万亿元的庞大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已初现雏形。三是具有较为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贸易较为活跃。截止2012年,武汉商品交易市场已发展到500多个,商业机构1万多家。物流较为发达。2012年武汉拥有A级物流企业近70家,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

  未来一旦武汉能在进一步夯实自身实力的基础上,争取到新的自贸区试点落户本地,必将进一步激活武汉的发展潜力,增强武汉的辐射效应,加速武汉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三大中心”建设,为武汉建成“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三、对湖北借力上海自贸区促进自身跨越发展的建议

  (一)更新理念,积极抢抓改革开放的新机遇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本质上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从过去数次改革的经验来看,湖北未能抢得先机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意识慢人半拍。本轮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对湖北未来发展将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为此,全省上下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力争通过观念更新早人一步,改革行动快人一步,抢得更多的发展先机,赢得更多的制度红利。

  (二)密切关注,主动吸取上海自贸区的新经验

  全省各部门、各地市应密切关注跟踪自贸区发展动态,及时了解自贸区优惠政策,做好相关研究。此外,还应加强对外贸、物流等相关领域的统计监测和调查研究,充分做好自贸区对湖北省影响的评估研判,为及时调整、制定相应对策略提供有力保障。

  (三)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管理体制的新模式

  上海自贸区的核心精神是改革创新。在自贸区的试验过程中,湖北不应坐等。一方面要立足自身优势,以现有保税区为基础,积极申请新自贸试验区落户武汉。另一方面要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大胆展开先行先试,努力缩小政策差距。

  (四)内挖外引,大力提升跨越发展的新动力

  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和窗口效应为湖北省内挖潜力,外接转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对内湖北省应做好分类指导和辅导培训。对外要加强定点招商,因地制宜地争取上海自贸区设立后溢出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项目落地生根。

附件:

 已阅 9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