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荆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阶段性特征的新变化,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要素、资本投入逐步转向依靠创新驱动,适应新形势,荆门工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竞争力。
一、荆门工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转型升级”成为热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加快调优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当前,荆门经济发展阶段继续演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等,都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一)国内外环境逼迫越来越紧,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从国际发展环境看,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国际金融危机促使西方发达国家反思和调整过去那种过度“虚拟化”的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这从客观上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制约。此外,欧美国家不断筑高技术壁垒,新兴市场的技术要求也在比照欧美不断增加,敲响了催促工业企业加快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警钟。
2.从国内发展环境看,工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挑战,我国已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依靠廉价劳动力、薄利多销、过度消耗资源,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路子已难以为继。
(二)发展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荆门工业经过“十五”、“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进入“十二五”增速放缓,2010年—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5.0%减缓到13.0%,增幅下降12.0个百分点。这一趋势与同期全国、全省一致,但荆门落幅比全国、全省更甚(见表一)。说明在进入“十二五”后,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更加复杂时,荆门工业应对能力不足,受到的冲击更大,而以沿海较发达地区为支撑的全国工业表现相对稳健。究其原因,既有荆门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的因素,也有其自身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
表一:2010—2013年全国、全省及荆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四年间增幅 (±百分点) |
|
全 国 |
15.7 |
13.9 |
10.0 |
9.7 |
-6.0 |
湖北省 |
23.6 |
20.5 |
14.6 |
11.8 |
-11.8 |
荆门市 |
25.0 |
23.0 |
16.9 |
13.0 |
-12.0 |
1.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2013年末,荆门人均GDP3520美元(按2005年美元计算),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5.8:54.2:30.0,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为38.3:24.9:36.8,城镇化率为51.2%,参照钱纳里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标准,荆门处于工业化中期靠前阶段,而此时,全国平均工业化水平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靠后阶段,且三次产业结构比已步入后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水平(见表二、表三),荆门明显滞后于全国、全省。
表二:工业化不同阶段划分标准
基本指标 |
前工业化阶段 |
工业化实现阶段 |
后工业化阶段 |
||
工业化初期 |
工业化中期 |
工业化后期 |
|||
人均GDP(2005年美元) |
745—1490 |
1490—2980 |
2980—5960 |
5960—11170 |
11170以上 |
三次产业结构 |
A>I |
A>20%,且A |
A<20%,且I>S |
A<10%,且I>S |
A<10%,且I |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 |
60%以上 |
45%—60% |
30%—45% |
10%—30% |
10%以下 |
城市化率 |
30%以下 |
30%—50% |
50%—60% |
60%—75% |
75%以上 |
注:A代表第一产业,I代表第二产业,S代表第三产业。
表三:全国、全省及荆门工业化进程比较(2013年)
人均GDP(2005年美元) |
三次产业结构 |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 |
城镇化率(%) |
|
荆门市 |
3520 |
15.8:54.2:30.0 |
38.3 |
51.2 |
全 国 |
3586 |
10.0:43.9:46.1 |
31.4 |
53.7 |
湖北省 |
3715 |
12.6:49.3:38.1 |
44.5(2012年) |
54.5 |
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代表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伴生着一定的经济发展方式(见表四)。当前,荆门刚刚完成了依赖资源、劳动力等的大量投入而增加原始积累的初始阶段,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正在逐步演变为资本、规模经济等为主。而全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正在以沿海较发达地区为代表,由资本、规模经济驱动为主逐步向依赖技术进步带动为主演进。从工业化进程看,荆门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全省,伴生的高耗低效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提质增效,因此,需要加速转型升级,用更短的时间、更有效的办法转变方式、调优结构,才能不被拉开更大距离,从而实现赶超。
表四:工业化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
主要内容 |
驱动因素 |
主导产业 |
贡献来源顺序变更 |
增长理论 |
|
工业化前期 |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
自然资源大量投入 |
农业 |
劳动力、自然资源 |
马尔萨斯陷阱 |
工业化初期 |
机器工业开始代替手工劳动 |
劳动力大量投入 |
纺织工业 |
劳动力、资本、规模经济 |
古典增长理论 |
工业化中期 |
中间产品增加和生产迂回程度提高 |
资本积累 |
重化工业 |
资本、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劳动力 |
哈德罗·多马增长理论 |
工业化后期 |
生产的效率提高 |
技术进步 |
加工组装工业 |
技术进步、资本、规模经济、劳动力 |
索洛的新古典外生增长理论 |
后工业化时期 |
学习和创新 |
新的知识 |
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
知识进步、人力资本、技术进步 |
罗默和卢卡斯的内生新增长理论 |
2.自身发展质量不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是核心竞争力不强。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有60家,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有30家,分别只占企业总数的6.5%、3.3%;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8.3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3%,比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0.8%)低0.5个百分点,国际上普遍认为这一比例的标准为2%时企业方可生存,达到5%时企业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过去五年(2009—2013年)R&D经费内部支出年均增速18.7%,比全省平均水平(2009—2012年,29.7%)低1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5%,低于全省5.1个百分点。截止2012年末,荆门人均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47件/万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件/万人)1.63件/万人。二是品牌建设滞后。截止2013年末,荆门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驰名商标9件,分别比宜昌少1个、17 件,比襄阳少1个、18件;拥有湖北省著名商标59件,分别比宜昌、襄阳少34件、56件;拥有湖北名牌产品30个,分别比宜昌、襄阳少78个、62个,而且真正叫得出、打得响的并不多,品牌的市场占有名不副实,品牌效应发挥远远不够。三是工业结构继续加重。2010—2013年,荆门工业投资项目中,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工业行业完成投资511.17亿元,占全部工业项目的比重达35.8%。工业结构继续加重,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压力。2013年末,荆门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等价值)为1.00吨标煤/万元,在全省各市州中高居第二。四是行业集中度高但产业集聚度和层次较低。2013年末,全市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三大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55家,占全部规上工业的49.3%。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占24.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1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13.4%。行业内部同质化现象严重,重复建设不同程度存在,产能过剩,产品结构雷同。如:水泥产能达到1800万吨/年、磷复肥产能达到1000万吨/年,据业内专家分析,均远远超出其可销售市场的需求容量;农副食品加工业大多集中在大米加工、油脂加工等行业,且以粗加工为主。这样,同行业的企业既要争夺资源,又要争夺市场,行业内、企业间相互竞争激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集群发展模式远未形成。
由于产业层次低,发展质量不高,直接导致工业低效。2012年,荆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4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第13位。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不强,自身积累不足,反过来制约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工业现实条件为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荆门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十五”以来,荆门先后实施“兴工富市”、“工业强市”、“新型工业强市”战略,把工业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业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工业化进程向前推进,为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工业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为转型升级提供了产业基础。2013年末,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2家,涵盖37个行业大类、119个行业中类,形成了食品、建材、机电、化工、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工业转型升级产业基础雄厚。二是产业空间布局集中,形成了“一核六片十五园”的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各类要素、资源配置均向园区集中,为转型升级提供了宽广舞台。三是体制改革和政策支撑为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荆门已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正在加紧建设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等,将对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四是部分大中型工业企业更加重视和正在尝试创新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提质增效意识不断增强,既为加速转型升级获取了一些经验,又为加速转型升级提供了思想保障。
二、荆门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工业转型升级没有现成的模式。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工业转型升级在转变荆门发展方式中的重要性,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荆门工业发展的规律和转型升级的差距,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不仅要把工业转型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做好长期的打算,更要把工业转型升级上升为发展战略,将目标阶段化、措施具体化和推动政策化,取得真正实效。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创业创新为动力、科技进步为支撑、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结构高新化、生产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经营管理现代化、企业结构梯队化为导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抓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限制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奋力“缩差领跑”。
(二)明确目标任务
着力推进“四个转变”、实现“四个突破”,确保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为构建具有荆门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四个转变”,即:加快实现工业发展动力从资源、资本消耗型为主向技术进步、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块状经济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
实现“四个突破”。一是自主创新有新突破。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3%以上,同时建设一批叫得出、打得响的知名品牌。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有新突破。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三是节能减排有新突破。到2020年,单位GDP(2010不变价,后同)能耗小于0.6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2.5吨/万元。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四是体制机制有新突破。科学发展理念明显增强,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行政推动机制不断完善,企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在破解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
(三)明确发展方向
1.坚持盘优存量和壮大增量。
工业经济存量是荆门工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进转型升级的重点。一方面应加大抑制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高起点、高标准发展工业经济新增量,不断壮大经济规模,通过增量的变化和质量提高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在推进过程中,改造存量,不可避免会带来发展阵痛,并可能在一定时期内牺牲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必须要有忍受阵痛的决心和牺牲速度的勇气;改造存量,不能推倒重来,搞“一刀切”,应循序渐进,尽量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荆门作为后发地区要加快发展,实现赶超,应彰显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区域特色、产业特色,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能力。具体而言:一是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引导资本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通过资本进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上档升级,充分挖掘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这一巨大潜力;二是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条件和工业产业基础,加速石化、磷化、农副产品加工、建材、轻纺、机电、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式发展,不断催生企业裂变和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培植新的增量,增强和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集聚力、带动力和贡献率;三是充分利用逐步形成的中部枢纽地位条件,加速打造中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力流等要素流中心,形成中部集散地,促进相关产业和市场主体发展,服务和推动工业加速转型升级。与此同时,荆门处于东西部产业梯度承接带上,加强与东西部横向交流与协作,有助于加快转型升级。
3.坚持利用后发优势。
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分别花了200年、135年,而日本、韩国仅分别花了65年、33年。这一事实证明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能够在时间上高度压缩工业化进程。利用后发优势就是要善于引进、借鉴和提升,在顶层设计、产业规划、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不断学习、消化、吸收,站在更高的起点,建设更高的平台,不走或少走弯路,借势借力,实现跨越发展。
三、推动荆门工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
工业转型升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惧难观望、错失良机,必须坚定信心,厘清思路,找准抓手,从
各个点上予以突破,最终实现全局转变。
(一)以“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平台”为突破口,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1.狠抓大项目。项目是载体、是后劲,工业转型升级必须要有好项目、大项目来支撑,否则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要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着力引进和推进一批带动性强、附加值高、可持续水平好的重大项目,拓展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密切关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环保技术、低碳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动态,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通过建设高质量的重大项目,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转型升级。
2.培育大企业。大企业大集团是优化行业和企业组织结构,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要重点支持大型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兼并重组、上市等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大型跨国公司、中央直属企业和市外大型民营企业等落户荆门,发展一批代表产业发展高度的标志性企业集团;选择在行业内基础较好、潜力较大、具有一定带动性的企业加以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行业龙头企业;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总部经营、集团经营问题,本土培育与引进并重,发展一批总部型大企业。
3.发展大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根基是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提升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大产业,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一是新兴产业规模化。以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使之尽快成为荆门工业新的支柱。二是传统产业高端化。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企业由以生产加工为主的“橄榄型”发展模式向侧重于研发和销售两端的“哑铃型”发展模式转变,推动传统优势行业向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拓展。
4.建设大平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平台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作用,使之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区、引领区和示范区。必须严格限定园区的准入标准,使园区真正成为优质项目、优势企业、先进产业的集聚区。在空间布局上,全市“一核六片十五园”既要差异发展、特色鲜明,又要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构建布局科学的工业发展体系。有序推进“园中园”建设,在园区内部形成特色产业功能区,优化园区内部布局。以产业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形成集群化的产业组织结构。以园区为基地,大力发展研究开发、科技咨询、仓储物流、市场营销、会展服务、人才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撑。
(二)以创新为动力,推动转型升级
1.推进技术创新。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经常性交流机制,拓宽企业自主创新的视野。有效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加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联合攻坚力度,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的比重。依托大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型骨干企业。深入实施专利和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开发申请专利技术,增加发明专利的数量,加强对专利技术的利用和产业化运作;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企业参与更多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订。
2.推进产品创新。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创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或由中小企业合作,推广应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以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依托品牌优势,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以及委托加工等方式,整合众多无牌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
3.推进市场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国内外建立营销网络,在重点国家、重点地区大力开展名、优、特、新产品促销活动,带动“荆门造”产品销售。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扶持建立专业网络贸易平台,推动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
4.推进管理创新。深化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示范活动,培育管理创新示范企业,总结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引导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及市场营销过程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系统集成化、生产线自动化、产品智能化和生产技术网络化,藉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以循环低碳为导向,推动转型升级
1.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工作,制定重点行业能耗、物耗和环保技术标准,制定发布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跟踪监测和节能指导。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完善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限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设备及生产能力。通过完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评估和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两高”行业发展。
2.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促进企业间的沟通、合作,建立起企业间互惠互利的机制,使资源利用达到最高效应,降低交易成本,从循环经济中寻找到共同快速成长壮大的空间。从企业小循环入手,向行业中循环拓展,实现区域大循环,全方位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破解资源能源瓶颈制约,缓解环境污染压力,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研究确定一批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产业,建立低碳产业体系。以产业结构低碳化为切入点,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加大低碳技术和标准推广应用扶持的力度,培育壮大低碳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四)以政策机制作保障,推动转型升级
1.加强对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组织协调。在转型升级的重大使命面前,政府必须做好引领工作,予以统筹指导和强力推动。要在整合现有规划基础上,制定荆门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要制定有利于抓落实的转型升级阶段化目标、项目化措施,科学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工业转型升级顺利推进。要健全评价考核激励机制,抓紧研究制定工业转型升级评价考核体系及实施办法,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责任落实。
2.优化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引导支持。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对分散在各部门的财政性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扩大资金规模,围绕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实施要素倾斜政策,引导促进各地在用地指标、信贷支持、上市融资等方面向转型发展重点领域优先安排。对于符合产业发展趋势、转型示范意义大、带动力强的企业,政府一定要尽其所能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在政策支持的方式上,形式也要多样,实行面上政策和“一企一策”相结合,企业有多大的转型升级魄力,政府就要尽全力搭建多大的舞台。
3.强化服务保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行政审批服务提速、提效、提质,提供更加透明的审批服务和更加常态的跟踪服务。加快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为转型升级搭建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与人才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企业定期“体检”制度和困难企业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其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提供优质便利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强化主体作用。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只有企业行动起来,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转变。要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熟悉市场规律、精通经营管理、勇于开拓创新、视野开阔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提高带领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弘扬优秀企业的创业创新精神,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创新、鼓励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