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中国政府网|无障碍阅读|登录|注册

“十二五”湖北统计发展与改革的初步思路

“十二五”湖北统计发展与改革的初步思路

2012-03-03 21:31 湖北省统计局
索 引 号 011043428/2019-01360 分    类 资源环境
发布机构 湖北省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12-11-12
文    号 有 效 性 有效

  今后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我们将迎来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深化统计改革和建设的攻坚时期以及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全省统计系统要牢牢抓住这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及早谋划中长期改革与发展思路,实现统计工作新的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一是要不断增强“化压力为动力”的工作理念。“十二五”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会更加重视,对统计服务的要求会更多、更高。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也会越来越关注,质疑也还会较多,这些会给我们增添巨大压力。任何事物总有其两面性,我们不能只看到压力,还要看到对我们有利的一面。任务越重越多,说明统计工作的地位在提升,统计的关注度在不断增强,也说明统计工作值得作为、统计事业大有可为。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抓住领导重视统计的机遇,为统计的科学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化被动为主动。要利用社会关注度在提高带来的挑战,加大统计的宣传,增强统计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公众对统计的配合,形成良好的统计氛围,变挑战为机遇。

  二是要不断增强“化危为机”的工作理念。未来一段时期,各省市统计部门都将在新一轮发展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从总体上讲,湖北统计工作的基础还不是很好,统计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统计基层基础还比较薄弱,统计能力与统计需求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源头数据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用改革创新办法积极面对和解决,我们就会丧失机遇,愧对后人。因此,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要看到这些问题是推进统计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任何人也无法回避和推脱的责任。只要我们有克服这些困难的勇气,充分依靠广大统计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不断积极进取,奋力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是可以“化危为机”,有所作为的。

  三是要不断增强“化常为新”的工作理念。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的制度方法框框对我们还有很深的影响,惯性的思维方式还有一定市场。如果我们思想上“不开窍”、思维“不跟趟”,只注重常规发展,不注重开拓创新,就会输在起跑线和新的发展上。尤其是在统计制度方法、统计管理体制机制上,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更大、更远、更多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化常为新”的能力,大胆创新统计工作机制,提高统计部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执行力。对国家和省里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既要坚决执行国家和省里的制度方法,又要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执行效果。

  二、立足长远,科学谋划“十二五”统计发展与改革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省统计改革与发展,我们必须科学谋划,根据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组织编制好我省统计发展与改革的“十二五”规划。全省统计工作“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初步考虑是:

  ——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是实施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关键时期。全省统计发展和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统计能力为重点,以提高统计公信力为目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依法统计、规范统一、公开透明的统计调查体系,着力推进统计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实现统计生产方式和统计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全面开创全省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工作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将全省各级统计部门建设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信息搜集调研分析中心、公共决策执行情况的统计监测评估中心和公共管理的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成为党委政府实施科学决策和公共管理的得力助手。

  一是在统计制度方法体系上取得明显成效。就是要通过进一步深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大力推行并完善四大工程建设,逐步建立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理念先进、标准完备、指标完善、方法科学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二是在统计服务能力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就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为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市场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产品和服务,提高政府统计的公众可信度。其中,优质的核心是搞准数据,高效的核心是提高行政效能。

  三是在统计组织管理体系上取得明显成效。就是要建立起科学的符合省情和发展要求的统计工作体系,特别是县乡统计工作体系,进一步理顺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建立起两者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

  四是在统计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就是要建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具有实干精神、创新意识、追求卓越的统计人才队伍,既要有众多的统计业务专家,也要有一批现代统计管理人才。

  五是在统计工作条件改善上取得明显成效。就是要通过争取党政领导重视和支持,为统计工作在体制和机制上创造更好的基础保障,不断提升统计工作环境和条件。

  三、强化“五大建设”,确保“十二五”统计发展与改革规划落到实处

  今后几年,全省各级统计部门要围绕“十二五”统计发展与改革规划,统一思想,狠抓落实,促进全省统计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统计业务建设。要按照国家统计标准,健全完善全省统一、完整、适用的统计标准体系,加强对统计区划代码和城乡分类代码库的管理和维护。不断健全统计指标体系,增加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结构、效益的统计指标,健全能源和环境统计指标,增加民生统计指标、各类统计环比指标,建立全省科学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要不断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充分利用行政记录,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加大行政记录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完善产业统计,努力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水平,推进和拓展社情民意调查。

  二是大力推进四大工程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和规范统一的原则,变革统计生产方式,实现由分散设计为统一设计,由分散布置为统一布置,由间接采集为直接采集,由层层上报为同步共享,切实提高统计调查过程的可控性,全面提升统计能力。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整体部署,在“十二五”期间,全省要建成真实完整、及时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统一规范、方便填报的企业一套表制度,功能完善、统一兼容的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联网直报系统,基本实现统计工作的现代化。

  三是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统计部门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统,促进全省统计系统依法行政水平和数据质量的提高。在继续抓好普法、执法的同时,将统计法制建设重点转移到提高统计公信力上来,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的了解和支持。要逐步建立起省市两级统计执法机构为主体的统计执法体系,充实执法力量,拓展执法领域,创新执法方式,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统计执法检查对统计工作的保障作用。

  四是大力推进统计基础建设。基础建设的目标是建立顺畅而可靠的基层数据采集渠道,重点是构建适应新时期特点的县乡统计工作体系。要继续积极探索基层基础建设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的工作力度。加大对部门统计的指导,理顺部门统计管理体制,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要积极利用民间统计的力量和成果,探索政府统计引导下的民间统计机构组织工作模式,稳步推进由民间统计机构加工和采集部分政府统计数据。

  五是大力推进统计队伍建设。加强统计干部队伍管理,着力解决人员不足、结构不优、年龄偏大的问题。加强省属地方调查队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完善进人、选人、用人机制和考评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坚持按岗位需求选拔人才,积极推进统计人才的交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努力打造一支满足统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统计队伍。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