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无障碍阅读|登录|注册

湖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七号)

——分区域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

2025-03-21 08:16 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分区域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

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3月21日)

根据湖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省分区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及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各市州情况

(一)单位情况

202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五位的地区是:武汉市50.09万个,占35.2%;襄阳市13.55万个,占9.5%;宜昌市10.02万个,占7.0%;黄冈市9.38万个,占6.6%;孝感市8.45万个,占5.9%(详见表7-1)。

表7-1 按地区分组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

数量(万个)

比重(%)

数量(万个)

比重(%)

 

142.34

100.0

156.33

100.0

武汉市

50.09

35.2

54.90

35.1

黄石市

5.35

3.8

5.90

3.8

十堰市

6.65

4.7

7.51

4.8

宜昌

10.02

7.0

11.07

7.1

襄阳

13.55

9.5

14.56

9.3

鄂州

2.33

1.6

2.58

1.7

荆门

5.32

3.7

5.85

3.7

孝感

8.45

5.9

9.28

5.9

荆州

8.16

5.7

8.91

5.7

黄冈

9.38

6.6

10.45

6.7

咸宁

5.25

3.7

5.78

3.7

随州

3.31

2.3

3.67

2.3

恩施州

7.14

5.0

8.04

5.1

仙桃市

2.91

2.0

3.06

2.0

潜江市

1.69

1.2

1.87

1.2

天门市

2.54

1.8

2.67

1.7

神农架

0.20

0.1

0.24

0.2


(二)从业人员

2023年末,除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外,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五位的地区是:武汉市616.13万人,占33.7%;襄阳市171.09万人,占9.4%;宜昌市156.91万人,占8.6%;黄冈市126.03万人,占6.9%;荆州市116.66万人,占6.4%(详见表7-2)。

表7-2 按地区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万人)


其中:女性

 

1834.39

716.24

武汉市

616.13

238.16

黄石市

71.32

27.88

十堰市

91.02

34.67

宜昌

156.91

57.57

襄阳

171.09

67.03

鄂州

33.98

11.53

荆门

66.11

25.65

孝感

99.96

40.98

荆州

116.66

45.43

黄冈

126.03

48.58

咸宁

63.30

26.50

随州

39.81

15.56

恩施州

62.99

28.41

仙桃市

40.60

17.99

潜江市

33.64

13.37

天门市

35.50

15.12

神农架

1.81

0.70

注:表中分项数据不包含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数据。



二、三大都市圈情况

2023年末,武汉都市圈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88.00万个,占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61.8%;除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外,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120.46万人,占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61.3%。

襄阳都市圈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3.55万个,占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9.5%;除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外,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71.09万人,占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9.4%。

宜荆荆都市圈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23.50万个,占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16.5%;除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外,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39.68万人,占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18.6%。

注释:

[1]武汉都市圈统计监测范围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和天门市9市全域。襄阳都市圈统计监测范围包括襄阳市全域。宜荆荆都市圈统计监测范围包括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全域。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