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中国政府网|无障碍阅读|登录|注册

湖北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04-17 08:30 湖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影响,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民生底线兜牢兜实,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先行区建设全面起势,交出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答卷。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为53734.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86.7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1240.61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27507.59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9.3:38.6:52.1调整为9.3:39.5:51.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1%、1.7%、0.9%、5.6%、-2.7%、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205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

图1 2018-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9%。分类别看,交通通信价格上涨4.7%,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3%,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上涨1.4%,衣着价格上涨1.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8%。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44.43万户,比上年增长27.4%。全省市场主体达到736.41万户,增长13.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1.6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年末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

图2 2018-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二、农业

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21.87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88.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97千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263.96千公顷,减少8.63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031.26千公顷,减少20.80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775.82千公顷,增加13.12千公顷;大豆种植面积229.87千公顷,增加6.10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741.15万吨,比上年减少23.18万吨,减产0.8%。谷物产量2591.49万吨,减产0.8%。其中,稻谷产量1865.78万吨,减产0.9%;小麦产量405.57万吨,增产1.6%;玉米产量312.32万吨,减产3.5%。大豆产量35.38万吨,减产4.9%。

图3 2018-2022年全省粮食产量

全年油料产量374.19万吨,比上年增长5.7%;茶叶产量41.99万吨,增长3.8%;园林水果产量773.00万吨,增长2.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407.93万吨,增长2.5%。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40.59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猪肉产量331.69万吨,增长4.3%;牛肉产量16.26万吨,增长2.7%;羊肉产量10.53万吨,增长9.1%;禽肉产量82.11万吨,增长0.6%;禽蛋产量207.96万吨,增长5.7%。年末生猪存栏2550.9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0.8%;全年生猪出栏4286.15万头,比上年增长4.2%。

全年水产品产量500.42万吨,比上年增长3.6%。

表1 2022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棉花

油料

# 油菜籽

茶叶

园林水果(不含果用瓜)

蔬菜及食用菌

2741.15

10.33

374.19

274.19

41.99

773.00

4407.93

-0.8

-5.1

5.7

8.9

3.8

2.0

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525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7%,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2%,私营企业增长6.7%。轻工业增长5.9%,重工业增长7.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5.4%,制造业增长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

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7%,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4.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2.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6.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8.0%,产品销售率为95.5%,出口交货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39.64亿元,下降2.4%。

表2 2022年全省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万千升

36.3

-11.9

啤酒

万千升

107.4

2.4

卷烟

亿支

1360.6

0.8

亿米

51.4

3.6

硫酸(折100%)

万吨

1094.1

-2.4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万吨

581.2

7.6

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

31.7

21.5

中成药

万吨

24.1

11.1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2986.6

-6.0

#水电

亿千瓦小时

1175.5

-23.3

水泥

万吨

11048.9

-4.8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10705.1

0.7

生铁

万吨

2832.3

7.9

钢材

万吨

3911.1

1.6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14.2

9.7

#精炼铜

万吨

58.7

5.6

工业机器人

4187.0

-65.4

汽车

万辆

185.3

-6.7

#新能源汽车

万辆

29.3

98.0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1935.0

-3.4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1336.2

-35.0

显示器

万台

2221.5

35.8

移动通信手持机

万台

6250.8

8.3

全年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115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新签合同额29579.53亿元,增长15.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比上年增长15.0%。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5.5%、24.3%、9.8%。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15.9%、24.2%和0.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9.4%。补短板强功能建设加快推进,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34.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7.0%。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385.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5413.25亿元,下降25.3%。

图4 2022年全省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全年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502个,比上年增长16.3%,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26.7%。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6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023.92亿元,增长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40.88亿元,增长3.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9072.48亿元,增长2.7%;餐饮收入额3092.32亿元,增长3.2%。

图5 2018-2022年湖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年网上零售额达到3744.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16.0亿元,增长6.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5%。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61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进口1961.5亿元,增长5.4%;出口4209.3亿元,增长20.0%。全省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额分别为982.1亿元、755.9亿元和674.0亿元,其中,对东盟、欧盟进出口额分别增长32.1%、8.8%。全省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1884.3亿元,增长17.8%,占比为30.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1918.1亿元,增长33.7%,占比为31.1%。

图6 2018-2022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

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项目478个。实际使用外资(FDI)26.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2.2亿美元,增长5.1%。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9.4亿美元,增长3.4%。外派各类劳务人员15537人次,与上年持平。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304131公里,比上年末增长2.4%;高速公路里程达7598公里,增长3.0%。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7544.74亿吨公里,增长11.9%;旅客周转量538.46亿人公里,下降27.7%;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65亿吨,增长15.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3万标准箱,增长10.0%。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2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快递业务量32.12亿件,快递业务收入267.38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567.82亿元,增长30.6%。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3.6万公里;固定电话用户44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055.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3.9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290.79万户,比上年增加209.45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86.5亿GB,增长21.5%。

图7 2018-2022年全省快递业务量及增速

图8 2018-2022年全省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5682.49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0.73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可比增长8.5%。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411.25亿元,可比增长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26.03亿元,增长8.7%。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563.66亿元,比年初增加7087.0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45975.34亿元,增加7275.1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4062.43亿元,比年初增加7024.44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2114.28亿元,增加979.4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1000.76亿元,增加6058.34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9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23.15亿元,增长11.4%;人身险保费收入1529.31亿元,增长2.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01.92亿元,增长4.3%,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61.23亿元,增长5.6%;人身险赔付支出340.69亿元,增长3.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55.58万人,在校生177.26万人,毕业生47.16万人;研究生招生7.18万人,在校研究生21.89万人,毕业生5.00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8.64万人,在校生55.17万人,毕业生16.9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5.60万人,在校生100.26万人,毕业生29.88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83.05万人,小学在校生384.6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3.11万人。

全年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2247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73项,应用技术成果2146项,软科学成果28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76719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017.86亿元,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42.9%。

年末全省共建有33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8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年末全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902个,国家质检中心34个,颁发有效认证证书99740张,获认证证书组织29455家,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940项。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85.46万台件。

年末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20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8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地震台站54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80个,群艺馆、文化馆126个,公共图书馆117个,博物馆228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103个,放映单位2009个。广播电视台82座,有线电视用户1292.02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全年出版报纸5.83亿份,各类期刊0.77亿册,图书3.44亿册。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5300.7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781家,其中医院118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028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53家;卫生技术人员57.6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66万人,注册护士21.67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5.20万张,其中医院床位32.38万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1.78万张,卫生院床位8.77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34332.01万人次,出院人数1234.42万人。

全年全省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冠军17项次、亚军15项次、季军17项次;在各类全国比赛中,获冠军83项次、亚军85项次、季军83项次。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36.42亿元。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844万人,其中,城镇3779万人,乡村20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4.67%。全年出生人口35.5万人,出生率为6.08‰;死亡人口47.2万人,死亡率为8.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1‰。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14元,比上年增长6.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26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09元,增长7.9%。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828元,增长4.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121元,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991元, 增长7.6%。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59.66万人,其中,在职职工1318.80万人,离退休人员640.8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600.47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240.4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352.6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872.8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747.9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35.6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6.7万人。

年末全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5.7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0.6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7.76万人。养老机构床位数28.8万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0.04亿元。

十二、节能降耗、资源环境

全年全省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

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6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53立方米,下降3.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9立方米,下降10.2%。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3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4.6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0.43%。森林抚育面积21.69万公顷。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

在全省275个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全年地表水水质优良为Ⅰ~Ⅲ类的占96.7%,水质较差为Ⅳ类、Ⅴ类的占3.3%,无劣Ⅴ类。在全省省控湖泊、水库的51个水域中,全年地表水水质优良为Ⅰ~Ⅲ类的占56.9%,水质较差为IV类、V类的占43.1%,无劣Ⅴ类。

在省内监测的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38.5%,未达标的城市占61.5%。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年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7.5%。

注:

1.本公报2022年数据为统计快报数。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最终核实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单价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2021年不变单价计算。

4.年末常住人口数是上年末常住人口数与本年自然增长人口数及机械增长人口数的总和。本年自然增长人口数等于本年内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之差,本年机械增长人口数等于本年内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之差。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水产品数据来自省农业农村厅;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武汉海关;实际使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省商务厅;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等数据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里程、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数据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省交通运输厅、南航湖北分公司、东航武汉公司、国航湖北分公司;邮政业务量、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等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长途光缆线路、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移动电话普及率等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保费数据来自省银保监局;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卫生机构、床位等数据来自省卫健委;广播电视数据来自省广电局;电影、出版数据来自省委宣传部;体育、体育彩票等数据来自省体育局;低保、社会服务、福利彩票等数据来自省民政厅;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数据来自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省医保局;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省发改委;重大科技成果、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省科技厅;市场主体、检验检测机构、质检中心、颁发有效认证证书、获认证证书组织、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等数据来自省市场监管局;地震数据来自省地震局;建设用地数据来自省自然资源厅;水资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等数据来自省水利厅;森林资源、自然保护区等数据来自省林业局;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等数据来自省生态环境厅;价格、粮食、畜禽、城镇调查失业率、城乡居民收支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其他数据均来自于省统计局。


 打印   关闭